距离2019年1月1日只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了,届时,各项社会保险费将正是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一石激起千层浪,政策发布后,各种解读文章满天飞,想必有些老板和员工已经看得眼花缭乱了。
关于社保入税,你最关心的十个问题,冀才整理了最权威的解答!
Q1
社保入税,改革前后有什么区别呢?
改革前,我国的社保费征缴机构,要么由社保经办机构征缴,要么由税务部门代征,改革之后,将由税务局全责征缴。根据改革方案,今年12月10日前要完成社会保险费和第一批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交接工作,2019年1月1日起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和先行划转的非税收入收。
Q2
国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的说法,其目的有三,其一是为提高社会保险费统筹层次奠定良好基础,我国养老保险现在统筹层次仅达到省级统筹,这导致了我国养老保险金无法在全国进行调剂,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其二是为研究推进适时完善缴费比率和推进非税收入法治化进程奠定良好基础,也就是说,这个改革之后,我国有望降低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其三是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奠定良好基础。
Q3
对企业而言,最大的影响在哪里?
1.逃无可逃。
社保费“跑冒滴漏”将难于上青天,因为,在税务局全责征缴模式下,税务局有动力有压力,国地税合并,将有效排除地方政府干预,金税三期工程让税务局如虎添翼,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比对效率,自动预警和自动推送风险任务排除了选择性执法的人为干预,再就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下政府追缴压力倍增,最后就是违法将进入失信黑名单,这五个方面为社保违法编制了一张密不透风的法网。
2.无限期追诉。
从理论上讲,社保费征缴是行政强制,不同于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有2年处罚时限限制,但行政强制没有期限。这方面,人社部的意见也比较明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答复说“《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均未对清缴企业欠费问题设置追诉期,地方经办机构追缴历史欠费并未限定追诉期”。?
3.工资减少。那些以前没有足额缴纳社保费的企业的员工,改革之后,员工个人承担的社保费自然也高了,自然到手的工资就少了。
4.增加社保成本。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表示,据其粗略测算,这一政策至少将增加企业30%成本。以深圳企业为例,如果一个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10000元,如果按照总工资缴纳,则比按照最低基数缴纳,仅养老保险一项,单位每月增加的社保费是1092元。
那么,全国企业增加的社保成本总额会达到了多少呢?
根据31省市平均社保总费率39.07%,我们计算得到应缴社保金额为86,947.78亿元,与2017年社保基金收入差额等于19,794亿元。也就是说,补缴总额将近2万亿。
Q4
波及的行业有哪些?
绝大多数民企的人力成本会大幅上升,主要影响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制造业、服务业,包括物流、酒店、餐饮、饭店等等。
Q5
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的后果是什么?
《社保保险法》明文规定了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的后果: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社保入税后,不缴纳的社保的后果就更严重了,因为此时社保变成了税的一种,不缴纳社保或者未足额缴纳社保的就变成了逃税的行为,严重的将构成逃税罪。
Q6
面对新政和改革,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目前的应对方式一般有6种:
一,企业完全合规缴纳社保,合法经营,没有后续风险压力,但带来的就是成本的上升。目前很多大型企业都是这么做的。
二,企业继续不按规定缴纳社保。这样做会有很大的经营风险:28部门联合惩戒。
三,内部小微创业,实施合伙人计划,把大做小型。这个方案的最大优势是不仅降低成本,同时能激发员工,切实增效。
四,有的企业在研究用劳务报酬代替全部或部分工资,这种情况比较复杂,涉及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分界定问题。
五,有的企业在考虑非全日制、平台众包等相关概念,这种情况也比较复杂。
六,企业在考虑通过外包的方式,把合规风险转嫁给第三方供应商去扛。
Q7
哪些员工不用缴纳社保?
1.返聘退休人员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也就是说,公司与退休人员签订的合同不属于劳动合同,属于劳务合同。
2.聘用实习生,签订实习协议
企业聘用的实习生,不属于劳动合同,属于劳务合同(或实习协议),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3.承包商派遣人员
该类派遣人员,已经与总包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与总包方存在“归属关系”,分包方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保保险。
4.停薪留职人员
所谓停薪留职,是指企业富余的固定职工,保留其身份,离开单位。停薪留职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二年。若某职工与第三方公司签订有《停薪留职协议》,那么新用人单位在招聘该人员时只能签订《劳务合同》,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5.协保人员
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人员简称协保人员,指与原所在单位、再就业服务中心签订保留社保关系的三方协议的下岗职工。新单位招聘协保人员时只能签订《劳务合同》,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6.非独立劳动的兼职人员
非独立劳务的兼职人员是指在不脱离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为第三方提供体力或脑力劳动支出。兼职人员本身有自己的工作,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均有工作单位办理,和兼职公司无关,因此无需缴纳社保。
7.聘用劳务派遣人员
派遣人员已由劳务派遣公司缴纳社保,企业可以不用为这部分人员缴纳。
8.个体户外包企业业务
将生产线上的员工,以组为单位成立个体工商户,员工工资便成为了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所得,而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企业无需为期缴纳社会保险。
9.非全日制用工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
10.灵活就业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是指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
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自营劳动者:包括自我雇佣者(自谋职业)和以个人身份从事职业活动的自由职业者等。
2.家庭帮工:即那些帮助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
3.其他灵活就业人员:主要是指非全时工、季节工、劳务承包工、劳务派遣工、家庭小时工等一般劳动者。
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
Q8
企业社保基数与公积金基数是否要保持一致?
社保与公积金基数不匹配的风险性未来会越来越高:
①金税三期全国联网后填写完员工社保公积金缴纳额,税务局是可以反推社保公积金缴纳基数的,如果不一致,极有可能被判定为恶意逃避个人所得税。
②新税法公布后,在税务局可以取得相关部门的数据信息,当个税社保公积金基数不一致时,极有可能会引起税务或者相关部门稽查。
③另外,无论是发生员工纠纷还是被稽查到,在被调查提供相应材料时都可能引发社保不足额缴纳的问题,到时候不仅要补缴社保,可能还会产生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建议大家在2019年7月调整基数时将个税、社保匹配去缴纳,企业从用工关系源头进行设计,不管是从合规还是成本优化去讲,都是企业可选择的策略。
Q9
每年零申报,还要交社保,怎么办?
2019年社保全面征缴后,如果你不正常经营公司,你必须要弄清费用情况:
1.每年1000-4000的会计代理费
2.社保费。按最低基数,每年支出得12000+
开了公司又不经营,不想每年多支付,那你就先把公司注销了。2019年以前注销,可以不追缴社保,可以省一笔钱。
2019年1月1日起,必须补齐社保才能注销公司,没有经营的公司,尽早办理注销或转让为妥。
Q10
社保不让追缴了,是不是2019年以前单位欠缴的社保就可以不交了?
其实国家的政策精神,不是说用人单位以前应缴未缴的社保不允许追缴了,而是不允许各地社保或税务等相关部门擅自集中清缴清欠。放心吧,根据《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只要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没有按时足额给员工缴纳社保,损害了员工权益,无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国家都是允许员工个人依法维权,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的。所以2019年前用人单位欠缴的社保,员工仍可以以个人的方式依法维权。这是员工的法定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
冀才企业管理服务(石家庄) 有限公司
服务项目:人事外包、劳务派遣、工伤代理、档案托管、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理退休手续、代缴公积金、法律事务咨询等?